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o2ae8_7Bemlj-1kYtX391A
公众号:陈天AI实战笔记
真实性验证:AI 破局初创合伙人,11 颗 AI 之心获得者
大家好,我是 sky 陈天,一名 AI 讲师、企业 AI 业务提效顾问。
这是我的 AIGC 系列的第 105 篇文章。
今天的文章是一篇万字复盘贴,预计阅读 30 分钟,复盘了我是如何接触到 AI,如何从一个素人做到万粉博主,如何从一个职场995 打工人到月入过万的独立 AI 讲师。
如果你也想做自由职业,想成为一个 AI 超级个体,或者你正在创业路上,认真把这篇文章看完,相信会对你有启发。
首先说一下我这一年以来取得的成果:

1、在 AI 企业培训部分,直接培训场次 20+场了,如果算上参与或者间接转介绍的应该有 30 场了。
2、从去年副业到现在营收累计50w+。
3、日更输出 400+天,全网累计 1 w+ 粉丝,看着粉丝总数虽然很少,但还是比较精准,低粉高变现也挺香的。
4、和上海交通大学、知乎、三节课都有长期 AI 培训合作,给多家 500 强企业授课(国家电网、国家能源集团等企业)。
5、AI 破局企业培训 2 期总教练,优秀教练,培养 AI 讲师 500+,AI 破局俱乐部嘉宾、AI 破局初创合伙人、AI 破局合伙人大会分享嘉宾、11 颗 AI 之心获得者。
回顾这过去的半年时间,真的感受到了 AI 时代的推背感,也感叹 AI 时代真的是我们普通人弯道超车的最大机会了!
文章会分为 2023 和 2024 两个部分来介绍我的成长过程,2023 的时候我是一个 AI 领域的纯小白,职场 995 的打工人,这部分从 0-1 的经验会对很多小白有帮助,而 2024 则是我从 1-1.5 的过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01
995 打工人,氪命肝出来的2023
数据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
2023 年的从 0-1 起盘是很难的,尤其是我的主业是经常 995 的情况,所以2023 确实是氪命肝的,我把所有的娱乐时间砍了,每天下班回来,一般都要到夜里1 点多才结束副业工作,周末也是无双休,经常调侃自己每天上两个班,下班后继续上班!
但健康还是很重要的,不推荐大家这么做!(狗头保命)一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工作
我与 AI事业起源于 2023 年 5 月份,可能和绝大职场人一样,源于对未来的焦虑和迷茫。
当时的我在一家 B 端头部的软件公司,过着 995 的日子,面对经济下行,我们公司由原来的福利厂,也变得非常卷。
我当时的工作岗位是客户成功经理,负责 40 个 KA 大客户的工具使用推广,给客户做软件的咨询顾问,帮助企业用好BI工具,为企业降本增效,发挥价值。
每天在上海的各个大楼里穿梭,上午一个客户,中午刚从客户现场出来,企业微信里又有一堆客户找我。为了回复客户信息,很多时候都没办法好好吃一顿中午饭,下午又要立即打车去另一个客户现场,然后傍晚回到酒店整理今天的客户信息,晚上各种客户会议和部门会议,忙到 9点10 点,就开始第二天客户会议的准备,又要忙到 11 点。
甚至如果有客户出现了系统宕机等紧急问题,经常半夜12 点还会被客户叫起来处理问题。
别看我的工作光鲜亮丽,穿梭于各个顶级企业的办公室,服务顶级的 500 强大客户,如肯德基(百胜中国)、阿迪达斯、历峰集团、上汽集团、太平洋保险等等,作为客户的企业顾问,和客户谈笑风生,但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
首先工作强度和压力非常大,对接的都是来自世界 500 强企业的业务部门负责人,客户要求极高,脑子24h 保持高速运转。每天充斥着来自客户的压力,来自部门的业绩压力,来自跨部门团队配合的压力,以及做不完的待办和开不完的会。
其实强度和压力其实还好,毕竟人总是能适应的,但更绝望的是在这种忙碌的状态下,我已经找不到我的意义和价值。
我开始思考:
- 我每天这么疲惫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 这份工作我真的有能力的成长,有积累吗?
- 我真的喜欢这份工作吗?
- 我所有的时间都耗在这里,要 24 小时随时待机,我能坚持个 2 年,但长此以往,有了家庭后的我该怎么平衡呢?
虽然以前的工作强度也很大,但那段时间我的状态明显不太对了,以终为始,在这家公司已经没有办法达到我的目标。
我期待的Work-life balance,不好意思,基本上看不到;年薪达到百万,不好意思,业务部门负责人都达不到。而且业务部门负责人更是忙成狗,这也不是我期待的生活状态。
和所有成熟的大厂一样,我相信你们在大厂里工作都会有这种感受,蛋糕已经被分得差不多了,就算你有满腔抱负,也没有办法施展,更无法获得超额收益。
别说超额收益了,现在不失业,已经算是很幸运了。
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意识到加薪很难,且不那么喜欢大厂的这种 996 工作的我,开始想办法看看有没有其他新的出路,跳去其他大厂是一种选项,但我想可能是类似的,一样无法满足我的诉求。二瞎搞阶段,就应该被市场教育
陈天的第一个探索是做淘宝电商无货源,源于朋友推荐,他是某大厂跨境电商的 BD,一起搞了 2 个多月,一毛钱也没赚到,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看课实操。
后边发现淘宝就不适合我们这种职场人,要随时盯着客服,还要拍照上架,压根没有那么多时间。后边也作罢了。
但人生的每一步都算数。
这次失败的经验,有最大的3个收获:
1)有了市场需求和选品意识,有需求,给到产品就能变现
2)间接省了一大笔钱,无货源低买高卖,现在买东西只去拼多多和1688,因为都是从这批发的。
3)选择适合自己的赛道,压根不熟悉,或者没熟人带,一定会被割韭菜。三通过副业赚到的第 100 块钱
在 23 年 5 月份最开始我跟着 IDO 老徐搞了一个天涯神贴的项目,一开始瞧不上这种项目,觉得不就是拉人头吗?
但大家都说先下场弄脏手,干了再说,我还是认真去做了,变现了 100 多块钱,但是花了我大概 5、6 天的时间,我觉得非常兴奋和激动。
回顾第一个副业,我觉得这个赚到的 100 块钱是我兴奋感最高的,后边赚个几万块钱,说实话还没这个印象深刻,我还特地发了一个朋友圈记录了一下。

这也让我慢慢有了商业化的思维,因为家里是做生意的,大学读的商科,大学创业开过咖啡馆,所以我发现一个项目能跑通,一定是因为发现了市场的需求,然后我推出了对应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了客户。
但第一次搞项目,还有很多知识和专有名词都不懂,比如引流私域、前端收费、平台规则、矩阵化等等,要是真做好了其实能赚更多,真是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四开启 AI 破局之旅,搞 AI 绘画获得正反馈
当时的我初步掌握了一些小红书的运营能力,且当下AI 绘画又很火,我又探索了一个 AI 绘画宠物的项目来做,取得了还不错的成绩,但后边放弃了这个赛道,因为对于我来说 ROI 太低了,且复利效应微乎甚微。
但同样地,我写了一篇AI 绘画复盘贴,分享到了 AI 破局星球,正是这篇复盘贴帮助我拿到了 AI 破局的第一篇精华帖和第一颗 AI 之星,也让破局的很多小伙伴认识了我。
后来我看了一篇文章解析了做个人 IP 很有必要,所以我也开启了我的个人IP 之旅,开启了公众号日更。

在6月20号我加入了 AI 破局合伙人,一个万元客单价的产品,编号23,正因为加入破局合伙人,从此便开启了我的 AI 破局下半场,开启了我的 10 倍成长之路!
这也是我第一次付费万元客单价的产品,我的爱人表示无法理解,以为我被骗了,但我坚持顶住了压力,最终也用结果说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五AI 破局企业培训萌芽,聚焦定位
得益于我公众号每天日更,以及在群里积极链接大佬,我也被更多人看见,所以做 IP 的好处就来了,有很多人想和我聊 AI 到底对企业有什么用,也会有一些朋友,希望能够合作去做一些事情。
所以在无锡我链接了我的第一个线下合作伙伴,并且迅速推进了一次试点的企业培训,也通过这次试点的企业培训,在破局星球进行了分享,又拿到了一篇精华帖。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我的精力又不足了,我得再次聚焦我的定位了,做小红书宠物号、又要日更短文,已经严重让我喘不过气来,就算做外包动作,也无法让我真正聚焦。
我最强的能力是 TOB 这块,且有较多的经验,有深刻的行业认知,有过丰富的工具类产品企业培训、客户咨询经验,会课程研发、也构建过我们公司的讲师体系,而且我负责的工具类产品和 AI 工具属性极其类似 !
结合着洋哥的商业IP大课,我开始思考自己的IP定位。
我确实受困于自己的视野,不知道如何定位,在这个阶段我也启用了洋哥的 IP 咨询权益,我认真准备了我的所有简历、资料、成绩等等,洋哥三言两语,就直接帮助我梳理清楚了 IP 定位,以TOB为主、TOC为辅的 IP 定位。

目前回过头来看,这个定位完全就是我在做的事情!
自从去年 8 月北京线下大会和洋哥聊完后,我和洋哥又碰了两周,就让我来操盘 AI 破局的企业培训业务了。

六个人 IP 开始赚钱啦,但真的应该这么走吗?
后续我在破局担任了 2 期小红书航海教练,在小林哥的贴身指导下出了一个 AI 小红书 IP 起号小报童,当时卖了 930 份,直接搭建起了小红书小报童-陪伴群-合伙人的产品矩阵。

此时单月收益就超过了 3w+,虽然在前边基本没怎么挣钱,但 IP 的影响力逐渐发挥出来了,所以我觉得还是很幸运,抓住了一个大的生态。
一个人可能走得很快,但一群人走得更远!七2023 总结回顾

总结一下我的 2023,我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
找不到方向和定位,且情绪低落,厌倦职场,走出这个阶段必须要多多探索新的事物,开阔自己的视野。
1、迷茫期
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只有看得多了,才会发现,你的迷茫和焦虑大多数人都会遇到,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道路,你一定可以探索并且找到的!
2、探索观望期
在这个阶段,我也作为小白积极听各位大佬分享,探索不同的方向和道路,看到可能性,现在破局里有各种精华帖,而且还有这么多跑出来的 IP,作为大家的对标模仿对象!我觉得是很幸福的。
3、积极行动期
在这个阶段,我开始积极行动,把手弄脏,做各种资料引流、免费 AI 训练营、AI 绘画、公众号日更、问一问,企业培训,甚至短暂地做过抖音美女号,非常不聚焦。
在这个阶段其实也没咋挣到钱。
但我觉得对小白来讲,行动起来是最重要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办法,只有通过实战你才会逐渐掌握项目手感,才会发现自己到底喜欢做什么不喜欢做什么,光想是想不出来的。
如果你也处于纠结阶段,不知道定位、不确定哪个项目好,那我建议你先挑一个自己不反感的,干了再说!
4、聚焦收获成果
陈天在最后的阶段聚焦 AI 小红书 + AI 企业培训。陪伴群155人,小报童1000人,作为AI企业培训负责人,推进正和岛、三节课企培合作、贵阳试点推动。
而真正把一件事情做好之后,你会发现财富自然会来,我做个人 IP 这件事,基本上半年就跑通变现了,算是很幸运了。
02 2024职场晋升,裸辞创业,我疯了吗?
职场晋升,高薪裸辞,ALL in AI
时间逐渐来到了 2024 年, 1、2 月份主要参与了 AI 破局的拉新,拉了 38 人,也证明了我的 IP 已经树立起来了,算是小有起色。
有些单月的收益也超过了主业收益,我有点开始想出来自己单干了,毕竟 AI 企培这个业务,副业搞真的不太好做起来。
在这个时候,我咨询了很多大佬,问过洋哥、右军、飞巴、潘神、强哥、小七姐、小林、洪河林、布哥等等小伙伴。
大部分其实都劝我不要出来,因为现阶段有稳定的收入很重要,风险太高了!
因为我是福建人,相对来讲比较迷信一些,也找大师算过,能不能出来,大师说可以,但 3 月份会有一笔意外收入,可以再等等。
(我一开始以为会是裁员,领个大礼包走也挺香的,没想到等来了升职…)
没错,我在职场晋升了,另外还通过业务调整,我负责的业务变成了公司 B 类战略任务,要带一个 5-6 人的团队,并且这个业务直接向大老板汇报。
所以在开年我忙起来了,不出差了,每天在公司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开各种会做各种拉通,写很多的目标计划、做数据分析看目标如何制定,业务策略如何制定,我的业绩压力也变大了,不能随随便便应付了。
脑力劳动加大了,回到家后肝不动了,而且之前肝了一年,每天弄到 1 点多,基本上是打两份工,我感觉我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再这样下去,我身体健康都会有问题。
但随着结婚生子,以后家庭的经济压力又会变大,想到这我又觉得裸辞风险太大了,要不先苟着吧。
这时我面临着两个选择。
1)我应该放弃副业,回归到主业,好好把我的团队负责人做好,然后拿到更好的简历和薪水?
2)还是放弃一个稳定的高薪工作,放弃战略任务的负责人,九死一生地去创业呢?
这个决定整整纠结了3 个月。但这种纠结状态,本身就是一个内耗。在经过缜密的推算和思考后,我还是做不了决定,最后还是要靠感性。
直到一天我看到了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的最小化遗憾原则,我恍然大悟,
如果我不出来,当我 80 岁回想起来的时候,一定会很后悔!

我不想让自己后悔。所以我还是出来吧。
而在风险层面,“还能扛半年,大不了就去大厂做 AI 产品经理”。
凭借着不怕死和这种精神胜利法,我在 4 月上旬提出离职,4 月底正式离开了前司,副业转正了!

二厚积薄发,先利他,后利己
1、厦门航空开发AI 企业内训
在裸辞前后,发生了两个事情,我觉得还是蛮有趣的,也让我更加坚定地走出来。
在辞职前,有个厦门的培训机构给了我一个 AI 企培的订单,给厦门航空开发做 AI 企培课程,而这个培训说来很突然也很意外,因为我们完全没有见过面,也没去试讲过,却给了我这个机会去上课,这需要多大的信任啊?
后边我去问对方负责人为什么会信任我,才发现他是因为我在去年 8 月份写的一篇文章注意到了我,我分享了我的 AI 企业培训的复盘和用 AI制作 PPT 的思路,对方觉得写得特别好,肯定是有实力的老师,所以选择相信我,而这篇文章,都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了。

真是印证了这句话:越分享越幸运。
2、国家电网500 强 AI 企培
而在 4 月份,我提离职后,我又接到了一个国家电网的 AI 培训案例,这个案子更是神奇。
我是通过自媒体分享链接的朋友Micheal,给我介绍认识了一个的国家电网的老师,他那会在研究 AI,想找一个懂 AI 的老师和他一起研发一个 AI 课程,Micheal 是在去年上海认识的,他推荐了我。
后来我们在上海的一间酒店里,从上午 10 点到凌晨 2 点,把 AI+绩效管理的课程主体开发出来了。
当时的我并没有期待会得到什么,但我觉得这个事还是挺有趣的,抱着学习的心态,能够和企培的前辈学习,还能共创课程,想想特别有成就感!
而这位老师得知我要独立创业后,直接送给我一个大礼,说他们国家电网要搞 AI 培训,要找我去上课,最后我们在当地的国家电网开办了可能是国家电网全国的第一场的 AI 培训!

而这次培训,也让我拥有了一个全国知名的客户案例背书,并且和这位老师达成了深度的合作,我们后续还一起参加了百度的 AI 大赛,一起做了版权的课程。
先利他,后利己。
释放自己的善意,释放自己的价值,先成就他人,后成就自己。三积攒案例,不断让自己被看见(2024年5 – 6 月)
自从离职后 5 月份开始,也变得忙碌了起来,我把原来公司的渠道激活了,恰好国能集团需要做 AI+BI 的企业内训,于是我离职了后,依赖前东家的资源,拿到了另外一个 500 强集团企业的 AI 企业培训订单。
随即开启了全国飞的模式,分别给国家能源集团,重庆、武汉、江西、福州、西安等地的分公司做 AI 企业内训,而通过这些案例,我又快速地将自己的案例滚了起来,让更多人看到了我,也收到了很多的新的机会。
说个插曲,在对接这个客户的时候,还顺带做了两个 AI 智能体,因为信息差存在,两个智能体报价上万,但基本上我自己就能搞定了,难度也不大。
由于 500 强企业的案例破圈,我也慢慢地接受到了一些 AI 培训邀请,给无锡市教育局的领导做 AI 赋能教师的 AI 企业培训,这个案子也非常感谢 MQ 老师提供的帮助和支持。
四陷入焦虑,我到底想要什么呢?(2024 年 6 月底)
刚出来的 2 个月,收入就超过了主业收入了,我觉得已经是很顺利且幸运了!
但创业哪有不焦虑的,随之而来的也是担忧。
我的下一个客户在哪里?
我下个月还能有这么多的收益吗?
企培老师越来越多,我的优势在哪,打价格战怎么办?
如果要突破年入百万的上限,我应该怎么做?做什么?
我做的事情真的有复利吗?
AI 企业培训最终也只能是个项目,也是有生命周期的,也是通过时间换钱的生意,因为可能过两年,AI 足够普及了,足够智能了,不需要人教了,就像现在人人都会微信。
而且上课是重复的,我其实不太喜欢把一个东西反反复复讲 N 遍,没意思,且 AI 发展得这么快,必须要保持学习。
而如果要保证课量就没有时间学习,如果有一天我的精力也跟不上 AI 的发展了,我比不过年轻人了,那我怎么办?
我只是在低水平重复。
而且一年累死累活上 200 天课,也只能赚到 100w,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呢?(我觉得这个问题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
抛开创业的宏大叙事,我觉得离我太远了,而且做了很大后又何尝不是一种束缚,变成工作狂,无法享受生活,也无法照顾到家庭。我好像也不需要那么多钱。
所以回到我想要什么,以终为始,出来单干目前肯定是为了赚钱,那我要赚多少钱呢?
不知道有没有人算过,我还真花了一个下午好好算了一下,我想在 35 岁前过上”退休生活”,退休指的是没有任何经济压力,我可以选择不工作,也可以选择做其他事情。
我需要有 1400w,各种买房、买车、养老、物质想要的东西,另外还要有 300w 存款,在我不想上班的时候,每个月存银行,利息就能覆盖支出。
另外我想多做启发他人,帮助他人的事情,写作和自媒体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所以按目标倒推,还有 9 年的时间,加上后续越来越难赚,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截止 25 年底,趁着红利期赚 300w,也算是一个合理的小目标。
推荐大家以终为始,也可以算一算。五10 倍增长比 2 倍更容易(2024年 6 月底)
所以出来创业跑了 3 个月,我就知道这个不是我想要的,而且按照这个玩法,一年跑死我都达不到我的 300w 目标,我应该怎么做呢?
刚好我阅读了一本书,《10 倍比两倍更容易》,我非常认同里边的观点,为什么 10 倍比两倍更容易,因为你用两倍的模式是没有办法达到 10 倍的目标的。
如果我做讲师,惯性的思维就是上更多的课,拿更多的钱,那我从 100 天上到 200 天,最多也就是 2 倍,按照这个模式,我永远也无法达到 10 倍增长。
只有思考如何 10 倍增长,才会让你去思考真正可行的路径。
而想好路径后,我们要把那些不能达到的路径全部砍掉,要把 80% 的时间花到那些 20% 重要的事情上。
所以我想着必须要有自己的一个复利的产品,必须要做 C 端的线上课,因为这个课程是可以不断放大,不需要我售卖自己的时间,被更多人看到的。
第二个动作是,低于一定单价的企业培训我都不接了,只聚焦做高客单。
第三个动作是,等我课程体系打磨出来后,我将会全力把个人IP 做起来,把自己的影响力做起来,今年的目标是 20w粉丝。
最后我也在思考我们如何在 AI 破局这个体系内,要做有复利的产品,包括后端的产品,包括团队化运作的打法,最近我们也在做 AI 破局商学院等项目。

原文未完,阅读全文请移步至:https://mp.weixin.qq.com/s/o2ae8_7Bemlj-1kYtX39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