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重写文章的提示词技巧

原文标题:重写文章还在死抠字眼?你可能错过了这个降低相似度的关键!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ECtJOJS5GW_3YU0E50OGQ

原文公众号:启迪Prompter


在写作领域,一直存在着两个“写手”,各据一方,需求量都很大。

ta 们一个叫做仿写,写的越像越好!

另一个叫做重写,写的越不像越好,万物皆为我所用,输出的全是原创。(业内习惯称之“XG”)~

今天,我们一起探索重写的小奥秘。它来自我最近接到的一个需求……

  01  

 先干为敬,坑里一日游

“我会提供给你两篇文章,你把他们整合到一起,再用 文皮皮 检测达到原创的水平”

我哪懂什么相似度,也没看懂题目就热情洋溢的肝了两个小时,输出了一篇极为优美、相似度高达 80% 的新文章。然后大家都沉默了……

我这才反应过来,这是犯了大忌,要摸清需求、搞清背景之后再上手。

重点来了,重点来了啊!在我理解目标之后,选择了这样的方案:将刚刚输出的 80% 相似度的文章,想尽办法降到 0% 以下。

我以为这不是很容易吗?换词、改笔风、改修辞,调整段落结构;我要求大模型计算余弦相似度、Jaccard指数、曼哈顿距离等数值评估相似度。

有没有和我持着一样想法的伙伴们?~

4 个小时过去了,提示词迭代了几十次,还是无法达到预期。我意识到,方向错了!

错在哪里了呢?

  • 收到需求后,没有认清目标和方法,第一步方向就错了
  • 过于死磕,在错误的方向上浪费很多时间
  • 在要求大模型“改写”、“优化”时,没有明确的方法论指引
  • 如果只是粗略地让 ta“进一步深入改写”,那么输出结果会失控。因为这完全依赖大模型的能力,而且没办法干预它的具体动作。
  • 让大模型换词、改笔风、改修辞,调整段落结构,这些边边角角的都是表面工作,没有抓到问题本质
  • 让大模型去计算余弦相似度、Jaccard指数、曼哈顿距离的数值

    计算和推理是大模型的劣势,各大模型表现不同,所以得出的结果大概率是失真的。其次,输出的数值与文pipi等网站的相似度检测算法无直接对应关系,不适用相似度的参考。

    我试过,当三者计算的数值很低时,在线网站的相似度检测结果仍然很高。所以我决定不再死磕这个弱势点。

  02  

思考本质,原来问题很简单,答案就在身边

马斯克将第一性原理发挥的淋漓尽致。解决问题,从根本入手。

我们想,如果没有 AI 存在,我们将会怎样输出一篇原创文章呢?先理解观点、事件之后,梳理主线,运用自己的写作能力,写出独具风格的文章。每个人的写作能力、写作风格不同,如果不互相抄袭,那么写出来的相似度大概率极低,那就是原创!

我想明白了!

正确的思路是(创作关键步骤可参见 04 部分):

1、梳理原文的人物、角色、时间、地点、事件、因果,这些核心要素是不能变的。想清楚可以变更的要素,比如修辞手法、段落结构、写作风格、叙事方式等

2、严格根据不变的要素,让 AI 基于重写的方法对文章进行改写。“重写的方法”是我给出的方法论,不可以让 AI 完全自由发挥。

3、整个过程就像一个人完全沉浸于自己的创作,完全不受外界因素影响,更不知道有同样题材的文章存在。

4、与 AI 对话,得出方法论后,拿一篇文章做测试,关注相似度、文章质量、字数、AI 味等,逐项优化。

我和 AI 探讨重写的方法论,从本质思考。

  03  

 可圈可点,不能错过的技巧

✅  1. 人的作用不可替代

现在的大模型还没有达到通用级别。AI 就像一个知识满腹的实习生,我们自己就像一个充满实操经验的老先生。我们要教会实习生如何操作,把方法论交给ta。而不能任由 ta 自己发挥。

✅ 2. 字数不够,什么来凑?

1)在 constrains 增加:重点:确保重写后的文章字数不少于原文,且至少比原文多10%。

2)逐段重写,对每一段要求字数或者增加句子个数。

3)一定要量化指标。大模型对字数的理解与人类认知不同,

✅ 3. 提示词较长时,大模型好像忘却了一些步骤?

1)加上关键字(关键步骤,必须执行),或者重点:xxx。亲测有效

2)优化提示词,达到1300 字的提示词,我认为极限了。

这是让大模型复核提示词,是否可以进一步优化,减少字数,但输出质量不能变。

✅ 4. 如何保证重写之后,相似度很低。

重写的方法与动作在设计提示词的第一步就考虑进去了,这是保证相似度极低的根本方法。

在 04 部分我会提到一些思路。

✅ 5. 这是 claude 上调试的,不知道在其他大模型上表现如何?

实话实说,在国内大模型上效果一般,不稳定。原因在于:

1)有些语句依赖大模型的理解,因此大模型的能力会有明显影响

2)有些词语、句子以及表达逻辑晦涩,要进一步明晰解释,在国内大模型上需要做适配。

3)再给我一点时间,应该能适配完成。

✅ 6. 冥冥之中,我好像感觉到解题的通用思路?

没错,在前面章节中我其实正在用简单的语言阐述解题之“道”。这是关键。看不见摸不着的“道”,我们逐渐阐述给大家,可以多多关注我的文章~

今天文章提到的各个技巧、框架、方法论,我都设计在《大全合伙人-提示词行动营》的课程中,10 月 8 日开营,课程海报在文末。有需要的伙伴们可以联系启迪,前 20 名优惠很大!


全文未完,阅读全文请前往:https://mp.weixin.qq.com/s/wECtJOJS5GW_3YU0E50OGQ

发表评论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